从“省补”到“国补” 政策助力依然将延续!?

  原创   2025-11-24   艾肯家电网/文思

严格意义上讲,国补其实一直没有停下来,只是换了一种执行方式延续着这一政策;但市场层面却真切的感受到了政策助力的缺位,已经目前在践行的补贴方式确实难以让需求和销售之间形成直接的连接。也因此,产业内呼吁继续实施国补政策的呼声渐高。

与此同时,国内多个省份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了省补,有些已经取消了“抢券”模式,部分已经将该模式渗透到家电领域,这也引发了行业内厂商更多的猜想。综合目前舆论层面的各自消息,无论是国补还是省补,这种有助于消费的产业政策依然将延续。

不同的声音当然也有,国补在品牌端、商业端都形成了虹吸效应,大量的中小品牌和商家都希望市场能够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自然发展;只是,目前的特殊情况如果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的调配需求资源,供给侧的走势可能会愈加的不理想。

2026年作为“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类似于家电、消费电子和暖通微观产业领域,都需要明确的政策指向。宏大的周期规划在每个产业领域落地的时候,必然会有详尽的政策规范。

现如今的市场也确实需要激励型政策给与更为有效的助力,过去几个月乃至未来短期内,国内家电及暖通市场的走势非常的不理想,产业内外部充斥着太多悲观的情绪,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遏制和扭转,那么所倡导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也就无法实现。

消费层面更需要确定性的国补政策来保障需求的持续释放。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之所以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观望等待的态势异常明显,尤其是之前的国补政策让用户所形成的行为依赖,让消费端对后续政策产生了更大的期盼。

任何一种产业政策对市场的激励、扶持、规范都需要一个过程,国补政策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执行其实是从去年的9月初期才刚刚开始,短短一年的时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这一政策,家电内销端的承压或将进一步加剧。

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政策也不太可能猝然退出,如同其执行一样,市场自身也需要一个窗口期适应没有政策助力的产业环境,身处其中的厂家和商家尤是如此,2026年就是一段非常合适的缓冲阶段。

但政策的执行方式倒是值得思考和商榷,很多的厂家和商家对既往国补政策颇有想法,就是因为之前的垫资要求和结算节奏让大量的商家压力重重,如果以更为顺畅、便于交易、利于商家销售的补贴方式,将国补政策加以延续,那么该政策起到的积极作用会愈加的明显。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刺激型产业政策的退出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在当下这个关键时间点上,针对用户需求分化、升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转型,需要国补政策继续发挥其关键性的保护和指导作用。

况且,市场本身也需要时间来进行自我生态体系的修复,国补政策在市场资源调配功能弱化的时候进行介入,以一只看得见的手,主动帮助市场进行升级,驱动高能效、新材料应用、AI智能化、环保类产品的普及,有助于整个产业顺利渡过当下的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