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电行业,跨界竞争早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9月4日,在追觅科技“敢梦敢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追觅智显首次亮相,并推出首款产品——追觅Aura Mini LED 4K智屏V3000系列,正式宣告进军电视行业。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电视行业激起层层涟漪。
01 电视行业现状:复苏中的变革
2025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悄然迎来结构性回暖。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彩电销量达1375万台,同比小幅增长1.8%;销售额则攀升至561亿元,同比增长7.5%。这一“量稳额升”的趋势,折射出产品高端化转型正在奏效。
具体来看,Mini LED技术渗透率已突破29%,艺术电视等差异化品类更是实现销量翻倍,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跨界入局的品牌阵营也在不断扩容。
从小米首创互联网电视模式,到OPPO、一加、华为等手机厂商延伸布局,电视行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新玩家”。它们凭借移动终端与电视在显示技术、系统交互等方面的天然关联,跨入大屏领域显得顺理成章。
然而,追觅这家以扫地机器人为人熟知的企业的入场,却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从清洁电器到高端智屏,看似突兀的跨界背后,究竟蕴含着追觅怎样的战略思考?
02 为何跨界?追觅的智能家居生态野心
在清洁电器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下,拓展新品类已成为追觅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智能产品,转而追求跨品类联动、无缝协同的场景体验。
家电行业的竞争核心,也早已从单品性能转向整体场景解决方案。追觅的演进路径正呼应这一趋势:从扫地机器人起步,逐步拓展至洗地机、吸尘器、高速吹风机等多元清洁与个护品类,并进一步布局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构建出覆盖全屋的智能产品矩阵。
而此次跨界布局电视领域,更是追觅完善智能家居生态的关键一步。作为家庭客厅场景的核心终端,同时也是连接各类智能设备的重要中枢,电视在智能家居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战略位置。
目前,追觅已拥有丰富的智能设备产品线,但始终缺少一个能串联起所有产品的 “核心纽带”。电视的加入,将有效打破现有产品的分散状态,把各类设备整合进统一联动的场景生态中,进而让追觅在智慧互联领域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03 不止于画质,追觅电视的差异化突破
追觅Aura Mini LED 4K智屏V3000系列在硬件配置上毫不逊色,搭载Aura Mini LED臻彩显示方案、黑晶臻彩屏,配备91W大功率2.1.2声道大师音响系统,支持300Hz超高刷新率。
这些配置使其在画质、音质和游戏体验上都能对标高端产品,10亿+色彩、98% DCI-P3色域、2800尼特峰值亮度,以及5.3ms超低延迟,满足甚至超越了专业游戏玩家的需求。
但真正让追觅与众不同的是其四大自研技术路线——AI芯片、动态声擎、Dream LED背光方案和Atlas OS智能系统。这些自研技术构成了追觅的技术护城河。
AI技术的运用让V3000系列成为一款“聪明”的电视,能够理解正在播放的内容,自动优化画面和音效,体育比赛增强动态清晰度,纪录片优化自然色彩,游戏时切换低延迟模式。
04 革命性承诺:永久取消电视开机广告
在众多技术创新中,追觅宣布“永久取消电视开机广告”的承诺最为引人注目。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强调,这是对用户体验底线的坚守,“不打扰”是高端电视应有的特质。
这一承诺直击当前智能电视行业的痛点。多年来,开机广告已成为众多电视厂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但也是对用户体验的持续伤害。
追觅此举不仅是对行业惯例的挑战,更是对电视产品本质的重新思考:电视应该是服务于用户的娱乐工具,而不是广告投放平台。
这种“用户第一”的产品哲学,可能迫使整个行业重新评估广告与用户体验的平衡关系,推动高端电视向真正“不打扰”的方向进化。
05 跨界者的冲击:追觅将给行业带来什么?
追觅的跨界入局,将为电视行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作为新玩家,追觅没有历史包袱,可以更彻底地践行用户体验至上的理念,如取消开机广告等创新。
其次,追觅带来的不仅是新产品,还有新的技术路线和智能生态整合视角。其四大自研技术展现了跨界技术融合的可能性,AI芯片与智能系统的结合可能开辟新的产品方向。
最重要的是,追觅加速了电视从单一产品向智能家居中枢的演进进程。作为智能家居生态的重要一环,电视的连接能力和 interoperability(互操作性)将比画质参数更加重要。
追觅全球化战略已初见成效——首批在多个国家获得超30000台订单,这表明其产品理念和设计具有全球吸引力,可能成为中国电视品牌出海的又一有力竞争者。
综上所述,追觅的跨界或许看似突然,但实则是智能家居竞争深化的必然结果。电视不再仅仅是内容显示设备,而是智能家居生态的核心枢纽。
而取消开机广告的承诺看似放弃了短期收入,却赢得了用户口碑和品牌差异化的长期价值。这种“不打扰”哲学可能迫使整个行业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高端电视体验。
在政策刺激带来的短期复苏后,电视行业更需要追觅这样的“鲶鱼”来激发内生动力。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面板参数之争,而是智能生态体验和用户价值创造的综合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