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空调旺季很特殊,高温天气爆发,但遇上国补“降温”,再加上区域市场阶段差异,于是呈现出了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行情。
一方面,高温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局部增量区域的空调热销,例如东北。7月7日,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王晓雁在微博表示:“从6月24号开始,东北 内蒙持续高温,空调销量暴涨,小米空调最高是去年同期的20倍。我们服务部紧急从全国各地组织安装工程师赶赴东北内蒙,保障给用户及时安装。”
正所谓靠天吃饭,此前“卖不动”的中小品牌也靠高温“喘了一口气”,库存高企的经销商也松了一口气。有中小品牌厂家人员向笔者透露,“东北前段时间暴热,东北客户疯狂提货。”与此同时,这位业内人士也坦言,“旺季谈不上,只是比之前要好些,气温高了出货自然就好了。”
“今天又要到半夜了”,安徽经销商林老板近日也突然忙碌了起来,他之前囤的某头部品牌所有型号库存紧张。早在6月中旬,河南安阳的经销商娄老板在抖音平台发视频,她当时已经忙得嗓子几乎哑了。
如果说东北,河南等地由于高温,空调需求爆量井喷,那么华东等相对成熟的空调区域市场,商家的“体感”就是“凉飕飕”的。
“今年市场很惨淡,这个月36-38度高温,安装师傅都很空,对比往年差了很多。7月高温天师傅早早下班,这个情况放以前是想都不敢想。”来自浙江金华的代理商王老板对笔者表示。
对于旺季变淡的原因,王老板认为不是单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之前国补提前刺激了很多消费,消费者习惯了有国补,限制突然没有后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段时间我们抢不到国补券,没有国补的日子,对我们商家来说确实挺难熬的。”
其次,“这两年外来务工人员少了,很多公寓也都是提前就安装好了空调。如果继续推行国补,还是会刺激一部分想换的用户,但是整体的市场需求确实在减少。”
排产数据的下调,也体现了业内对市场走向的焦虑。据产业在线发布的家用空调排产报告显示,今年8月内销排产617.5万台,同比下滑19.2%; 9月内销排产562.5万台,同比下滑7.8%。终端的疲软,让厂家不得不收缩排产优化库存。
又是一年空调旺季,今年是大年还是小年?现在还不好说。随着后期资金到位,各地国补恢复,不再限流,那么在高温的加持下,今年的空调旺季依然可以期待。
只是,正如王老板所说,整个空调行业存量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厂商的利润也越来越“薄”,品牌与品牌间的竞争,不同渠道间的拼抢,乃至厂商之间的博弈,只会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