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出现明显波动尤其是出货和销售规模不及预期的时候,行业总是会涌现出一波新变动,这在空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反复验证。进入2026冷年之后,由于出货量的同比下滑和计划排产量的下调,国内外空调市场步入了一个阶段性的节奏调整周期。
而每个企业根据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所祭出的举措,在当下交织出了一个新图景,由此所形成的作用将会给行业带来影响和冲击,而这也或许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拐点,甚至会直接驱动博弈格局的再次轮动。
新冷年开局不利 仍有新品牌进入空调领域
根据产业在线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家用空调排产计划量为1075万台,同比下滑12%;其中内销排产较去年实际出货量下滑6.3%,出口的排产量比去年实绩下滑的幅度更大,达到了16.6%。
事实上从7月中旬开始,国内空调市场已经开始掉头向下,海外市场也是如此。往后几个月的走势也不尽如人意,内外销计划排产量与去年同期的实际出货量,都处于一个同比下行的通道之中。
即便如此,空调行业仍然涌现出了一些新企业与新品牌,这既是投资者对于市场基本面的看好,同时也反应出空调市场的未来空间值得期待。据了解,在空气炸锅、光波炉、电压力锅等厨房电器领域拥有深厚积淀的巧康电器已经组建了生产工厂。
在江西的共青城,金诺达空调的产线、销售公司组建、产品规划等等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过去两年国内外空调市场的增长态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品牌的进入,哪怕是未来短期内增量机会可能稀缺,但在庞大的存量中探寻结构型和细分化机会,依然可以让新进入者获得生存空间,关键是在新进入的企业如何运作。
渠道商业端再现变革 效率提升成为核心方向
围绕着渠道端、商业端的模式创新与变革一直是国内空调市场发展的主基调之一,其中的核心目的和诉求就是为了缩短产品端与用户端的距离,在强化规模效应之时也从流通体系内部以效率化提升竞争力。
就在近期,格力在全国多地的网批模式开始向“恒信系”转移,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公司名称的变更,空调巨头已经被贯彻执行多年的零售和数字化渠道变革在2026新冷年初期进入了深水区,每个企业都在竭尽所能地打造内生式增长模式。
美的在这方面一直是长袖善舞,今年7月上旬美的集团中国区组织架构调整以及面向渠道端的产销模式再变,其实这就是在进一步深化DTC战略。十多年前美的以“632”项目为起步,于研产供销每个环节上都在全面推进数字化变革。
多年前,白色家电领域主导型企业海尔就开始全面拥抱数字化,今年更是成功打造出了用户全生命周期闭环的ToC平台。公开的数据显示,海尔智家已有60%的产品实现了用户直达,至今年底这个比例有望攀升到70%。
行业的演进方向总是由头部企业群体所牵引,今年空调行业三大巨头在数字化渠道变革方面的集体举措,无不昭示着用户直达模式的未来趋势。笔者还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多个中小企业同样是在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以零售导向来驱动自身的渠道体系升级。
商业资源重配 传统渠道何去何从
自从互联网商业生态起步的那一刻起,传统渠道和经销商就面临着生存发展型的拷问,在空调行业尤其是在国内市场,渠道曾经一度是品牌格局变动的核心依托,谁能够掌控更多的优质渠道商,谁就能够掌控更多的市场资源。哪怕是现在,多数中小品牌依然奉行渠道导向的模式。
移动互联网解构效应的快速扩大对传统渠道体系形成了新一轮的颠覆作用,这不仅仅是在零售终端上直接笼络住庞大的用户流量,而且在流通通路上让工厂能够直接连接用户。所有的工厂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通路越短商业模式再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实现弯道超车或规模化再领先的机会也就越多。
近两年空调行业还有一个新趋势,那就是互联网生态品牌的市场占比急剧提升,这在小米身上得到了体现。今年6月份鸿蒙智联变革为鸿蒙智选之后,以美邦为代表的品牌也正在复刻这一崛起路径;还有追觅,为空调竞争博弈格局的变动也带来搅动效应。
全新的信息物联技术和精准的流量推送机制,对商业资源形成了重配,随着各大企业对数字化渠道变革力度的持续极大和深化,传统渠道商的行业地位再次式微,与制造企业的调整一样,如何契合产业环境以创新变革实现突围,也成为了渠道商集体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