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新形态横空出世 美的推动制造业进入无人区

  原创   2025-8-30   艾肯家电网/文思

这是一种全新的制造形态,在既往的制造业范式中已经找不到可参照的样本;哪怕是工业4.0实践形式的智能工厂,或许也难以直接对标。就在近日,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公开亮相,并获得了世界纪录认证结构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这就是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

走进此家之前已是全球首个家电制造领域“5G全连接工厂”,可以看到,AI眼镜、美罗机器人、玉兔机器人、AMR……一切可以联网的终端构建起了庞大的具身智能矩阵,具身机器人及其技术被应用在14个智能体和38个核心业务场景,宛如在科幻电影中的“美的工厂大脑”是背后的核心依托。生产效率的再次提升只是智能体的表象效果,站在愈加宏大的视角审视,中国制造业将因此而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代。

一场制造业的自我颠覆式创新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如何融合时代前沿技术驱动产销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一直是制造业自赋的使命;尤其是随着5G、AI、IoT等外部技术在每个领域的广泛渗透,由此而所形成的解构效应让中国制造步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周期。

更为重要的是,美的集团发轫于十三年前“632项目”的数字化变革当下以进入了3.0阶段;与此同时,美的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产品上的跨越式进步,让拥有57年制造经验沉淀的美的能够畅想一种新型的制造形态。

美的集团企业数字平台应用中心总监周晓玲透露,通过AI和机器人给工厂进行赋能提效,融入业务流程,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是荆州工厂智能体战略项目的早期构想;“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考虑到有了14个智能体和对38个业务场景的覆盖,需要让我们在此基础上规划一个多智能协同的东西。”于是,“美的工厂大脑”的初期轮廓在当时就有了建设思路。

但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制造基地智能化改造,任何形式的模式化创新,往往都会带来既往方法甚至是利益的重构。在这方面,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总经理吕宏志可谓是深有感触。

“这是意识上的一次突破,我们原有的岗位定义职责可能全部都要推翻,”吕宏志还谈到:“原来是数字化系统和AI工具辅助我们去做工作,现在是AI智能体自主决策,我们成为了协同者或协作方,我们的岗位使命可能要发生变化。”

据了解,依托“美的工厂大脑”,该工厂具备从感知到决策、从执行到反馈的端到端的持续优化能力,在多个制造核心场景,智能体能够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几笔的任务,平均提效80%以上,仅仅是排产响应速度就提升了90%。

三大突破重新定义生产制造形态

笔者进一步获悉,智能体工厂是融合了工厂大脑(多信息智能体)与泛在感知终端协同的全域互联智能体(OIAS),能够实现全要素实时感知、自主决策、动态优化、高效执行、持续进化的工厂智能生态。

这种工厂智能生态,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覆盖能源、生产、品控、运维等全场景的AI智能自助服务于协同,其技术架构和落地深度与以往的任何一种制造模式均无可参考标准,“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的世界纪录认证其实就是第三方给出的高度评价。

全球首家自主进化的智能体生态至少实现了三大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多智能体协同解决了制造全流程覆盖问题;其次是通过大模型实现传统工业软件无法做到的自主决策;第三则是创造了“系统自治”的新模式,把人形机器人纳入智能体体系,实现物理世界闭环,这已经是超越了纯数字工厂的范畴。

这些突破可以从14个智能体的具体应用效果上得到印证。比如,具身智能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黑灯工厂“应到一人,实到一机器人”的目标,人形机器人作为核心执行单元,在工厂AI大脑的统一调度下,与品质、DMS、TPM、EHS等工厂智能体深度协同。

还有,工艺智能体能够能够达成自动磁力换模和参数调整,准确率达90%以上;供应链智能体以多场景智能融合和便捷操作,一站式完成所有采购工作。诸如此类的还有品质智能体、TPM智能体、电子智能体、能源智能体等等。

这些14个智能体所覆盖的38个业务场景中,具身机器人、机械臂、自主移动机器人、注塑机、摄像头、传感器等都拥有感知、理解、决策和落地能力。自主执行品质首检、TPM巡检、EHS巡检等任务的美罗机器人,具备多模态数据空间感知、对复杂工业场景能够精准理解的玉兔AI巡检机器人,能够实现跨域调度、动态路径感知、行人识别、自主绕障的AMR机器人,首检效率由15分钟减少到30秒的AI眼镜,在工厂大脑的指挥下,勾勒出了智能体工厂自主作业的生态。

在“美的工厂大脑”的高效协同下,深度融合美的制造业软硬件知识、具身机器人技术、数字化能力、大模型技术的智能体工厂,以自主进化型生态对生产制造的未来递进方向给出了一条全新定义。

未来自我进化的生命体

美的集团首席数字官张小懿透露,此次获评“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仅仅是一个起点,美的集团后期会将智能体覆盖的场景数量进一步扩大,而且还将加入更多的具身智能终端设备,推动工厂大脑的持续进化。

事实上,拥有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绿色供应链工厂、9家5G工厂、3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家零碳工厂以及6家世界级灯塔工厂的美的集团一直在加速人形机器人融入工业智能制造场景方面的协同应用,并在机器人产业和数字化能力升级方面加大投入。

近日首次公开亮相的智能体工厂,是美的集团这么多年以来对智能化制造进行创新探索的一次集中体现,但却掀开了制造业跃迁式变革的新图景;或者说,美的打造了一把能够解锁未来制造形态自我进化的密匙。

对此,周晓玲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全局的自我感知和决策能力、大规模柔性化能力、全价值链数字孪生能力、绿色可持续能力是智能体工厂的四大特点。她还说:“它(智能体工厂)未来将是一个有生命的工厂,它能够感知,能够自我思考并决策,还能够有持续升级迭代。”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到,美的的智能体工厂正在朝着一个富有温度的生命体的方向进化。笔者还了解到,智能体工厂每天正在接受30亿个工业数据的喂投。

开创中国制造新范式

作为《财富》世界500强的常客,美的集团无论是在C端产品制造还是B端工业矩阵延展,都成为了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典范。智能体工厂的诞生更是丰满了这一形象。

WRCA世界记录认证官马克西姆在“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颁证仪式上说,本次认证不仅标志着美的荆州工厂成为首个多维度实现多智能体场景规模化协同的智能制造标杆,更以深度覆盖全业务的智能场景,为全球制造业树立了高效、灵活、韧性的智能生态新标杆,彰显中国在突破性智能制造技术整合和应用上的引领地位,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美的智能体工厂的横空出世的意义不止于此。在此之前的每一种制造方式,无论是精益制造模式还是工业4.0,中国制造企业都是在亦步亦趋地参考发达国家的方法,进行因地制宜的探索或创新,而美的通过智能体工厂开创了全球制造的“中国方案”,面对汹涌而至的全球AI浪潮,美的集团全栈自研工业智能中枢系统将是全球工业AI新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的智能体工厂在人形机器人在具体的工业应用端给出了一个详致的答案,将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化构想转化为工业场景实践,随着数据量的几何式增长,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场景走向民用场景愈加值得想象,在这方面,美的同样走在了整个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