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追觅科技正式确认进入无人机业务,宣布战略布局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新赛道。公司表示,无人机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专业研发团队正在组建,核心架构初具雏形。这一消息不仅意味着追觅跨界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也折射出清洁电器行业头部品牌正迫切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尽管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等智能清洁设备已实现快速普及,但相较于空调、冰箱等成熟大家电市场,其渗透率仍存在显著差距,暗示着清洁电器赛道尚未触及增长天花板。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和洗涤剂市场无论是零售量还是零售额均有30%-40%的增长。与此同时,头部品牌已占据主要份额,行业竞争逐渐从价格战过渡到技术比拼、体验升级和生态构建,格局稳定意味着单一品类的成长空间被压缩,企业必须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寻找新的市场蓝海。
技术迁移带来跨界可能性
追觅之所以选择无人机赛道,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其在清洁电器领域积累的技术与制造经验。研发团队出身于清华大学“天空工场”,本身具备航空航天研发基因,为无人机研发提供了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追觅在扫地机器人产品上长期锤炼出的三维空间感知、动态避障和高速数字马达等技术,能够高度复用至无人机的飞控系统与导航系统之中。
在智能清洁场景中,扫地机器人需要精准绘制厘米级高精度地图,识别复杂环境下的障碍并规划路径,这与无人机在空中环境中的飞行控制逻辑高度相似。一旦这些技术被迁移到无人机平台,识别精度和避障成功率都有望获得大幅提升。同时,追觅在高速数字马达与能源管理方面的积累,也能直接为无人机动力系统提供成熟方案。再加上其成熟的智能制造体系与全球供应链网络,追觅有能力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工业化量产能力。
低空经济崛起,吸引跨界玩家涌入
选择无人机赛道,还与整个低空经济的高速崛起密切相关。近年来,无人机已经从航拍爱好者的玩具发展为应用场景丰富的高新技术设备,广泛用于物流运输、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工信部与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有望突破2万亿元规模。
在这样的前景吸引下,跨界企业不断涌入。就在7月,全景相机龙头影石创新(Insta360)宣布布局无人机业务,计划推出自有品牌及合作孵化双线产品。如今追觅的加入,意味着消费科技领域正迎来一波跨界布局潮流,企业试图凭借技术协同与品牌延伸寻找新蓝海。
更有趣的是,这种跨界趋势并非单向流动。8月初,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创新发布了首代扫地机器人ROMO系列,正式进军智能清洁市场。这意味着,头部企业正利用自身的技术底座,打通不同消费电子领域,形成跨场景、跨生态的产品布局。追觅、影石跨界无人机、大疆反向进入扫地机,两者形成了极具象征性的“双向渗透”现象,表明新兴科技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单一赛道的增长,而是试图通过技术平台化延伸,获取新的市场份额。
跨界背后的战略挑战与长期机遇
尽管技术迁移带来了跨界的可能,但无人机依然是高门槛领域,对飞控算法、航电系统、动力学设计及法规适配都有极高要求。对于追觅而言,如何在多赛道扩张的同时保持研发资源的集中度、在业务多线程推进中建立战略耐力,将直接决定其在新赛道上的成败。
与此同时,跨界还带来了品牌战略升级的机会。追觅近年来已进入大家电等消费领域,如果无人机业务能够顺利落地,并与现有产品形成场景联动,甚至探索低空物流与家居生态融合,其“无边界创新”战略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
清洁电器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深度内卷阶段。追觅的跨界探索,正展示出清洁电器企业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时的共通思路: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突破场景边界,寻找更大的消费科技市场。未来,跨界创新或将成为行业常态,而谁能率先建立起可持续的生态优势,谁就有可能引领下一轮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