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五月总是浸润着连绵不断的雨水,笔者赶到位于佛山南海区里水镇志高空调总部的时候,恰逢一场瓢泼阵雨,矗立在风雨中的志高科技大楼,像极了这家空调制造企业在过去多年于行业、市场中的境况——持续的非议、质疑不断拷问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而今志高已坦然地接受着这样的洗礼。
一切都在好起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或许是志高空调近年来的一种写照。志高空调国内营销总经理刘锡如向笔者透露了一组数据:今年1至4月份内外销整体产销规模同比增长了70%。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志高空调就此一蹴而就地解决了所有历史问题走出低谷而昂扬直上。
如果放眼一下行业现阶段甚嚣尘上的极端价格竞争、营销方式的深度变革、推荐算法机制对用户流量的分化、品牌格局的虹吸效应扩大等等,就可以体会得到志高空调所面临的压力;也正因为如此,关于研产供销每个环节的谋新图变,成为了志高空调探索发展新路径的关键。
变化先从产品开始
差不多两年之前,志高集团总裁兼志高空调事业部总经理肖凤麒曾经对笔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仅仅是现在,可能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投入资源力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产品上。”
即便是再激进的企业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产品是任何一家制造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从2022年开始,革新产品矩阵是志高彼时的核心工作之一,越来越多的新外观、新功能逐步体现在现有志高空调的产品阵容之中。
走进志高科技大楼三楼的产品展厅,无论是面向内销市场还是海外出口,无论是挂机还是柜机,乃至商用类产品,工艺设计、视觉体验、细分功能等等与以往已经全然不同,从产品方面的变化可以窥见志高空调近年来的长足进步;但这远远不够,现在的志高已经有能力从更远长远的视角来审看自我发展的方向。
据刘锡如透露,在AI已经成为行业大势的今天,以语音、人机交互为外在体现的智能化将是志高空调在产品端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高效节能、变频环保等等也是夯实现有产品底座的关键。
“在产品上,我们现在要进行结构化的升级,还有一些体系化的建设,功能的完善,我们都在慢慢的进行,” 刘锡如用平实的话术阐述着志高空调过去多年筚路蓝缕过程中所坚守的一面。
内外销齐头并进
把时间再往前追溯,2022年的1月13日,位于肇庆四会的志高空调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启动,首批空调也于当天下线;彼时整个志高处于深度转型之中,恐怕当时无论是肖凤麒还是刘锡如都没有想到,短短两年半之后志高空调会面临产能不足的困扰。
“这两年我们的增长还是很明显的,今年到4月底,内外销总量比去年增长了70%,”刘锡如很淡定地说出来这一火红的数据,“和行业一样,我们的出口表现还可以,但是我所负责的内销承受的压力很大。”
从前年的7月份开始,中国空调产业在出口端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连续型增长通道,此后每个月整个行业的出口量几乎都呈同比增长的态势,2024年我国的出口总量与面向国内市场的出货量相差无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空调市场陷入了存量化博弈周期,不仅增长红利释放殆尽,而且自国补全面放开之后,惨烈的价格竞争让大量的中小企业苦不堪言,刘锡如所说的“压力很大”并非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由于可对比的基数不大,过去几年志高空调在内销方面的出货量同样是呈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势头,整个志高在内外销方面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两线并举拓展国内市场
不止是志高,今年爆发出的极端低价竞争对中小规模的空调企业实现了极限压制,作为一家空调企业主抓内销工作的总经理,刘锡如对每个品牌主销机型的价格是如数家珍,而摆在他及其内销团队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是如何突围眼前的价格战烽火。
据刘锡如透露,目前志高空调在国内代理批发商超过300家,同时覆盖的终端网络达到了4000家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大量零星销售志高产品的终端还不在统计范畴之内。如此渠道和终端布局,之于庞大的国内市场而言,仍然不够。
“我们在华南地区的基础还可以,在北方商家的覆盖半径比较大,国内我们还有很多的空白市场,这几年调整之后,很多市场值得我们去深挖,”刘锡如还谈到:“对于成熟的市场,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终端的下沉。”
对线上领域的拓展同样是志高空调的实现国内市场突破的关键路径。值得一提的是,线上商业平台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流量分化,就连淘宝、京东都被冠上了传统电商的时候,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对空调需求资源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强。
相对于线下市场,线上平台给予刚刚在部分平台成功打造出自营旗舰店志高空调的空间可能更大。只是,体系的布局、产品的配置、服务端的跟进等等需要志高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源。
以更高的经营质量来增强合作信任
从产品到产能,从渠道到终端,从线下到线上,志高近年来的每一步都在呈现出积极的变化,而基于内部组织效率的提升,同样也是志高探索内生式增长路径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卓有成效。
刘锡如提到:“我们很多客户包括我们自己,都在不断与用户形成直接链接,不仅如此,在内部,我们还强化细节方面的提效,在供应链方面也是这样,内部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智能制造设备在工厂端、互联网工具在业务端等等层面应用率的提升,空调企业经营质量增长已经从早期的规模导向进入了效率导向阶段,唯有保持自我能力的提升,才能有空间与机会去提升在市场端的竞争力。
“其实从我们内部来讲,我们要重塑品牌的信任度,这个不仅仅是面向客户,也不仅仅是让客户延展到终端,还要面向用户,”刘锡如还表示,正是上下游客户的信任,让志高能够走过那段最艰难的路程。
直接触达用户的服务创新也已经被志高纳入了时间表,针对空调这种后端属性较强的产品,国内市场存量化周期用户运维的方法之一便是以服务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粘性。
现在的志高已经能够主要资源聚焦于经营本身就进行相关维度的变化,这比更早之前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而目前所有变化的举措,也是在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