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高空调的变化 行业的缩影

  原创   2025-10-24   艾肯家电网/文思

两年多之前,志高集团总裁兼志高空调事业部总经理肖凤麒曾经对笔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仅仅是现在,可能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投入资源力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产品上。”

就在前不久刚刚举行的秋季广交会上,哪怕是经历过太多波折但是一直重视海外市场的志高空调的产品矩阵又一次出现在来自全球的客商面前。今年无论是面向出口市场还是国内需求,志高空调在家用及商用类产品上都实现了革新。

全新的工艺设计、全面提升的功能体验、焕然一新的视觉享受等等无不折射出这家在空调行业内拥有深厚沉淀的企业对产品的重视,而这也恰恰是任何一家制造企业走得更远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

今年五月份志高空调国内营销总经理刘锡如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也曾提到:“在产品上,我们现在要进行结构化的升级,还有一些体系化的建设,功能的完善,我们都在慢慢的进行。”

而产品端的变化还只是志高空调积极向好的一个方面。

2025年8月,志高空调又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一个企里程碑时刻,广东江门和江苏徐州两大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同时接近完工,不久之后就投入了运营。这一步的迈出,不仅意味着志高“智造驱动、全域协同”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也藉此奠定了志高空调“大湾区+长三角”制造双引擎的产业新格局。

公开的资料显示,志高空调徐州制造基地坐落于四方通衢的徐州睢宁经开区,总占地面积为300亩,于今年8月份建成投产;而志高江门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自2024年9月份启动,位于广东江门鹤山市,占地面积约为200亩,规划总投资20亿元。再加上原有的肇庆四会制造基地,志高空调的三大基地合计年设计产能超过了1000万套。

据了解,志高空调此次一举推动两大制造基地建设投产,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智能驱动实现技术共享、全域协同效应,从而牵引企业整体经营布局。在供应链协同上,江门基地将主要以供应华南市场和海外市场为主体,徐州基地则就近消化华北、华东等区域订单,形成"大湾区+长三角"双辐射格局,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需要。

制造基地布局的变化其实是为了全面满足内外销两线市场突进的诉求。

仅仅是从志高空调一直对广交会保持连续投入就可以看出这家拥有三十多年发展积淀的制造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哪怕是企业在遭遇内外部环境冲击的时候,志高空调从来没有忽视全球市场的拓展。

相较于国内市场已经固化的存量化格局,海外市场拥有着丰富的增量红利,不仅空白区域较多,而且产品的准入要求也没有像国内市场这么高;尽管区域特征和地缘文化也非常复杂,但这也说明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进而给每个中国空调制造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腾挪空间。

事实上,过去几年我国空调产业的出口一直处于一个持续增长的状态,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的出口总量甚至与内销总出货量非常接近。即便是今年7月份之后,出口市场因为高基数效应出现同比下滑,但海外市场的基本面依然积极乐观。

笔者获悉,近两年志高空调在国内外两线市场的出货量增长尤为明显,刘锡如在5月份接受笔者访问的时候就表示,这种增长速度符合整个空调产业的前进节奏。

国内市场由于国补政策的逐步退出之后,消费需求释放的秩序变革愈加紊乱,这也使得市场对需求资源的调配作用回归到正常轨道,当市场没有外部政策的助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博弈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为清朗的通道之中,类似于志高这种在产业内外部都拥有一定之知名度的品牌可突破的机会也就更多。

但这需要志高空调在体系变革上做出更多积极的变化。

今年5月份的时候,刘锡如就向笔者透露,当时的志高空调在国内代理批发商已经超过了300家,同时覆盖的终端网络达到了4000家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大量零星销售志高产品的终端还不在统计范畴之内,渠道和终端布局的覆盖面颇具规模。

与此同时,志高空调还正在探索线上商业模式的发展,线上平台在国内空调市场的销售占比早就超过了50%,旨在长远的志高对这一商业形态的突进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需要志高空调无论是在内部组织架构还是产品阵容均衡上投入更多。

笔者还了解到,志高空调自己包括其代理商和经销商,都在不断与用户形成直接链接,不仅如此志高还在内部不断强化细节方面的提效,供应链、运营效率等等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数字化变革已经被行业头部企业验证为内生式增长模式的必选项,当志高空调的产销体量、通路结构、营销组织架构等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一方面的变化讲给其带来更为强劲的内部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直接触达用户的服务创新也已经被志高纳入了时间表。众所周知,空调的后端服务属性明显,国内市场存量化周期内企业对用户运维的方法之一便是以服务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粘性;而志高空调在其自身的发展史上曾经在服务端创造过全新的范式,以服务再造需求的理念一直没有褪色。

现在的志高已经能够主要资源聚焦于经营本身就进行相关维度的变化,这比更早之前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而目前所有变化以及将要呈现出的举措,其实都是在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为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