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鹏,一个90后博士如何在美的掀起科技革命?

  原创   2025-5-28   艾肯家电网/秦图南

家电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既有领航企业的战略远见,亦见几代科研人的创新突破。当时代的接力棒传递至新生代,一群90后青年科学家正以中流砥柱之姿,在技术攻坚的深水区劈波斩浪。

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烹饪电器研发中心创新研究部长万鹏

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烹饪电器研发中心创新研究部长万鹏,正是这股创新浪潮中的领军者。他不仅活跃在科研最前线,更在美的集团科技化转型的过程中,主导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研发,刻下了属于90后的创新坐标。

从“最佳新人”到“创新先锋”  8年科研进阶

2017年,万鹏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在这一年,美的集团官宣向全球化科技集团迈进转型,同时大规模招募领军型研发人才。

“美的这样国民品牌积极求新求变,还如此重视人才,这深深吸引了我。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与我所学专业高度契合,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美的生活电器研究院。”万鹏回忆道。彼时,美的生活电器研究院刚刚成立,其材料研究所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不惜投入百万级资金打造了材料微观分析和精密仪器室。随着研发成果不断涌现,一年前,万鹏被调任至烹饪研发中心,负责电饭煲、压力锅、电磁炉以及多头灶的创新研究与平台搭建。

在美的的8年时光里,万鹏亲身体验了集团体系化培训,从事业部“最佳新人”,进阶为美的集团“科技明星”,乃至佛山市“青年创新先锋”、中国表面工程行业“杰出青年”。他主导的多项创新技术也成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获国际领先科技鉴定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美的集团研究创新奖2项等多项成果。

万鹏在科研生涯的进阶,仅仅是美的启用年轻科研人员的一个生动写照。他负责的创新研发部以90后为主力军,其中不乏95后。团队成员学历层次丰富,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博占比接近40%。直到今天,美的依旧大力招揽研究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去年美的研发投入高达162亿元,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首创花瓣IH技术 开拓行业先河

在烹饪电器的技术版图中,加热技术是核心方向之一,也是万鹏及其团队全力攻克的关键领域。聚焦到电饭煲加热技术这一细分赛道,传统的IH(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存在加热火力与均匀性方面的缺陷。以煮米饭为例,米饭在电饭煲内部常出现上下或左右受热不均导致口感差异,部分区域软烂,部分区域干硬。

美的电饭煲花瓣IH技术

万鹏及其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用户对于极致好米饭的迫切追求,决心革新底层IH技术。他们摒弃持续了多年的传统电饭煲IH线圈盘形态,将底部线圈盘升级为花瓣4区IH,并搭配侧壁加高IH,达到全锅热量均衡,米饭充分均匀受热,颗颗蓬松莹润。线圈总长度提升42%,线圈高度增加54%。

起初,花瓣IH技术针对特定平台进行定向开发,但当技术效果显现后,团队决定推广到多款产品,但又遭遇了与不同平台、不同内胆产品的适配兼容难题。关键时刻,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电控、开发、企划等部门紧密合作,全力攻克技术难题。随着该项目经总裁评审成为事业部战略项目,拉通了内销、精益制造、研发中心等一级部门。各部门齐心协力,最终实现完美适配,赶在各大新品上市前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我非常自豪的一点是,花瓣IH技术作为底层技术,已经全方位地导入到了美的IH产品系列中,结合不同的产品与其他技术点,比如赤炎、青瓷、压力、钛胆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万鹏透露,自去年研发成功,新品上市一年不到,销量突破了30万台。如今,花瓣IH技术已然成为美的电饭煲的核心技术之一。

5年磨一剑 攻坚电磁加热器皿导磁涂层超音速冷气动力喷涂技术

“电磁加热器皿导磁涂层超音速冷气动力喷涂技术”是万鹏团队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不仅成功攻克了冷喷涂导磁铁涂层制备成本高昂、设备核心部件国产替代、防腐工艺研发等诸多难题,万鹏还主导建设了家电行业首条冷喷涂大规模自动化产线并量产上市。由此,也一举解决了IH电饭煲的单层金属内胆既导磁又导热的问题,实现IH技术成本的下降,有力推动了IH电饭煲在市场上的快速普及。不过,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的“象牙塔”顺利引入工厂自动化生产,却又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征程。

采用超音速冷喷涂技术的“玄铁鼎釜”内胆系列电饭煲

以氮气保护环节为例,超音速冷喷涂工艺需氮气送粉防氧化。实验室用氮气瓶可行,但氮气瓶无法满足工厂连续生产需求。万鹏团队尝试多种方法后,决定从空气中取氮气,通过变压吸附实现氧氮分离。

然而,新问题接踵而至。广东夏季多雨潮湿,空气湿度大,分离后的氮气含水率远超设计标准,致使喷涂涂层易氧化,产品电参数不合格。团队采用深冷处理,快速抽真空让水分升华,有效解决了水汽问题。此外,工厂环境粉尘和油污杂质多于实验室,团队又增设活性炭过滤装置,解决了杂质难题。

“氮气保护只是落地难点之一,超音速冷气动力喷涂技术整个项目攻关耗时长达5年。”万鹏分享道,“之所以我们愿意砸时间攻关,原因有三:一是超音速喷涂技术是加热技术主轴关键部分;二是该技术的落地具有可行性;第三,该技术在家电行业规模化应用尚属首例。”

“我们不是固执于某一个技术方案,而是当研究大方向符合用户和市场需求,满足聚焦、务实、引领这三大条件,那就大胆去干。车到山前必有路,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始终是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

把握科技前沿创新驱动国产家电全球崛起

忙碌的研发工作之余,万鹏很关注研发、制造方面的大型科普节目。“节目中,新型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自主研发的案例,激励着我在创新研究岗位上不断奋进,也让我时常联想到手头的工作。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言,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一样可以。对于烹饪电器而言,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确保性能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在万鹏看来,未来烹饪电器的创新研究将聚焦三大方向。其一,是加热技术的迭代升级与新型加热技术的引入。例如,电饭煲需实现均匀火力与全方位包裹加热;压力锅则要在加热过程中精准控制压力,甚至引入氧气与食材充分反应;电磁炉也在不断追求明火般的猛火效果。

高能效也是未来烹饪电器的未来趋势之一。尽管烹饪电器体积不大,但功率较高,如何提高电转化为热的效能,成为研发重点。随着今年9月烹饪电器能效新国标的推出,美的储备的相关技术也将在下半年与消费者见面。

其三,积极拥抱AI技术,探索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更好地赋能家电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推动生活电器的迭代与变革。万鹏还谈到,美的目前正利用AI技术对接全球前沿科技,基于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开发智能体,从而高效了解全球最新的行业动态。

“我国家电拥有全产业链的制造优势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深入科技研发将是美的乃至中国企业实现技术引领的重要基石。”万鹏如是说。

后记:

比起跌宕起伏的科研历程,整个采访中,我们更看到了初心的力量,童年的力量。

万鹏回忆,儿时他痴迷《十万个为什么》,热衷探寻科学原理,好奇心与热爱科学的种子就此种下。从小养成的刨根问底习惯,让他选择材料方向,因为他深知,底层技术突破往往源于材料创新。

“我投身这行,初心是将所学用于实际产品,为人们带来便利,这与美的‘科技尽善,生活尽美’愿景一致。”万鹏如是说。

正因为这样的历程,谈及如何长久保持科研热情,万鹏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建议是:“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工作内容的规划,两者之间要契合,这样的话,你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愿意从事这个岗位。”(秦图南)